学生工作

学生工作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生工作 > 正文

   2025年5月10日由中国画学院研究生陈诗玥张玉洁、宫瑞言、李茹等同学组成的社会美育团队走进丁白路社区,开展了主题为“丹青暖夕·童绘墨韵”的社会美育普及与创作活动。活动特别邀请社区老年居民与儿童共同创作,通过互动教学与实践创作,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魅力,传递“以美育人、以文化育人”的理念。

         

活动开始,陈诗玥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国画扇面的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,并结合示范进行教学,逐步进行。其余志愿者在旁指导参与者进行实践创作,帮助大家高效吸收课程内容,快速掌握绘画要领。

          

   

   在国画基础知识讲解环节结束后,参与者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迅速投入到实践中。本次活动以潘天寿经典作品《盆菊》为临摹题材,以素雅的团扇为载体,通过笔墨丹青这一传统艺术媒介进行创作体验。《盆菊》作为潘天寿写意花鸟画的代表力作,以其简练遒劲的笔墨语言和独具匠心的构图布局,生动展现了菊花凌霜傲雪的君子品格。在志愿者的示范指导下,参与者们按照"由主及次"的绘画顺序,先从菊花主体入手,再描绘舒展的叶片,继而勾勒苍劲的枝干,最后完成古朴的盆架。创作过程中,志愿者们穿梭其间,耐心指导用笔的提按转折、墨色的浓淡干湿等技法要点。活动现场墨香四溢,参与者们情绪高涨,在传统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着水墨写意的独特魅力。

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

活动现场洋溢着温馨的艺术氛围。在临摹潘天寿《盆菊》的过程中,老人们感受了传统笔墨的韵味,体会到"书画养心"的乐趣;孩子们初次领略到水墨的奥秘,学会了国画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,以及对经典花鸟作品的临习步骤。志愿者们耐心地为老人与孩子讲解菊花的生长结构,以及画面物象位置的经营方法。孩子们则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作品增添趣味,他们的作品不拘泥于临本,张扬肆意、无拘无束尽显童真。

 

   

 

 

    

 

 
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,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社会实践。通过国画这一传统媒介,我们见证了美育如何跨越年龄界限,激发社区文化活力老人们将人生阅历融入笔墨,孩子们以纯真视角诠释经典,这正是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缩影。中国画学院将致力于社区美育普及服务工作,未来,我们期待继续以艺术为桥,让美育之光点亮更多社区,让文化根脉滋养时代人心。

 

 

下一篇:中国画学院邀请刘文西美术馆、咸阳师范学院等 十家用人单位来我院参加招聘会

微信二维码

微博二维码